發布日期 2013/10/10 9:56:46 來源:建材網
大學畢業后,馬云當了6年半的英語老師。其間,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譯社,用業余時間接了一些外貿單位的翻譯活。1995年,“杭州英語最棒”的馬云受浙江省交通廳委托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。結果他是錢沒要到一分,倒發現了一個“寶庫”——在西雅圖,對計算機一竅不通的馬云第一次上了互聯網。
剛剛學會上網,他竟然就想到了為他的翻譯社做網上廣告,上午10點他把廣告發送上網,中午12點前他就收到了6個E-mail,分別來自美國,德國和日本,說這是他們看到的有關中國的第一個網頁。“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!”馬云當時就意識到互聯網是一座金礦。
人類的發展趨勢越來越便捷,互聯網這個新事物能夠消除地域空間,提升了信息傳遞的速度和效率,因此,馬云斷定互聯網一定能夠影響未來,人們將因為互聯網而作出許多改變,其中也包括做生意的方式。
回到杭州的馬云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個瘋狂的念頭:創建互聯網網站。馬云的想法是,把中國企業的資料集中起來,快遞到美國,由設計者做好網頁向全世界發布,利潤則來自向企業收取的費用。
馬云創辦了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——海博網絡,產品叫做“中國黃頁”。在早期的海外留 當中,很多人都知道,互聯網上最早出現的以中國為主題的商業信息網站,正是“中國黃頁”。所以國外媒體稱馬云為中國的Mr.Intemet。10年之后,阿里巴巴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之后,有人在總結馬云的成功時用了這樣一句話:領先趨勢并駕馭趨勢。
直到今天,任何人都無從知道電子商務在什么時候才能不火。因為把握住了未來的交易形式,如易趣、亞馬遜、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網站每天都在高速增長,每秒都在流進黃金。企業的創辦團隊不僅獲得了豐厚的回報,企業本身也處在一個“富得流油”的領域,前景不可限量。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更多>>相關資訊